首先,我们需要探讨奶牛寿命的长短是否重要?
我们知道将一头犊牛饲养至头胎产犊的成本大约是3000美元。我们也知道,仅凭一个泌乳期内生产的牛奶并不能收回后备牛培育阶段的投入(3000美元),所以我们常说一头奶牛只有在二胎产犊之后才能给我们带来利润。换句话说,奶牛饲养中真正的利润产生于第二次产犊之后的泌乳期。
此外,我们还知道,一个牧场中牛群的年更新率在22%至28%之间,所以牧场每年会剩余一部分青年牛,这部分青年牛可用于扩大牛群或出售获利。
以上是对牛群长寿的传统认知中,牧场主所进行的基本管理操作,但如今情况已发生改变。在过去十年里,奶牛养殖行业发生了两次重要的技术变革,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奶牛的长寿性。
第一个变革是性控冻精技术的应用
性控冻精出现后,我们可以使用性控冻精给牛群中遗传水平最高的母牛进行配种,并将这些母牛产生的后代全部作为后备母牛补充牛群。如果一个牛群能够成功地执行既有的育种方案,那么青年牛应该是该牛群中具有最高遗传水平的部分,因此,性控冻精一般用于为青年牛配种。
使用性控冻精配种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可以提高母牛的顺产率(公犊比母犊更重,其母亲分娩时发生难产的风险也更高)。
不断选留头胎母牛的后代作为牛群的后备母牛可以加快牛群的遗传进展,并允许我们进行更高比例的主动淘汰。我们可以轻松地将牛群的淘汰率从22%~28%提高到30%以上。
第二个重大变革是基因组学的应用
作为一种育种工具,基因组信息使我们能够选择出遗传性能最优秀的个体(青年母牛)并进行体外受精或胚胎移植程序。这加快了优良基因的扩散速度。
举个例子来说,最近在一个客户的牛场中,在他犊牛栏中有5头大约5月龄的犊牛,它们是同一头青年母牛的后代,通过胚胎移植繁育得到;此外,还有一头通过人工授精获得的大约3.5月龄的犊牛,它也是那头青年母牛(胚胎移植供体母牛)的后代。
这两次繁育过程中,他都使用了性控冻精。在另一个牛舍里,有6头小母牛来自另一头头胎青年母牛,这6头小母牛是两头不同公牛的后代(在一次冲胚中使用了两头公牛的精液进行授精,在犊牛进行品种登记之前,将通过检测后代的生物样本进行亲子鉴定,确定它们的遗传关系)。
在他的牧场中,经常利用未配种的青年母牛作为受体进行胚胎移植,在23月龄时分娩。该牧场中大约有260头泌乳牛,他将牛群的平均年龄从以前的10岁左右降低到现在的6岁(作为注册登记的育种场,他曾认为长寿对牛群非常重要)。但如今,他淘汰的成母牛不是卖到屠宰场,而是出售给其他的奶牛场继续繁殖。此外,他场里的青年母牛遗传水平高,可以更高的价格出售。
在他的牧场中还有其他发现吗?在该牧场中,牛奶体细胞数从去年的10万下降到现在的8万(高龄母牛的体细胞数更高),牛群中基本没有发生肢蹄病;最明显的变化是牛群繁殖力的提升(首次配种妊娠率提高了10%),而采取的措施很简单,就是选用女儿怀孕率性状表现更好的公牛。
所以我们需不需要关注牛群的长寿性呢?
本文源于Geoff Kirton, 牛百科外籍指导专家
翻译:侍玉梅 施霁桢 魏晓曼 文天琦 李烨 沙艺飞 李谦君 张可 段丽辉
校对:范玥 常瑶 张海亮 中国农大牛百科小组